曹湘良 骆冬梅
“乡亲们,中国石化马上要全国直播卖栗子啦,大家加把劲儿,多摘点儿栗子卖出去!”云南昭通镇雄滇龙生态科技有限企业经理高云摘着板栗大声吆喝道。
栗园里,饱满的板栗挂满树梢,栗香在山间四溢,高云和村干部正带领着村民摘板栗,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笑容。
云南省昭通市泼机镇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海拔1700多米,交通不便,土壤贫瘠,种植的农作物经济价值不高,村民增收困难。
“自从2010年子女外出打工后,家里的地没人种变成荒地,没有收入只能靠子女补贴。”泼机镇张基屯61岁老人张孟松对记者说。
2014年,高云和他的合伙人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此地年平均气温12.9摄氏度,属高原温带气候,特别适宜种植经济作物板栗。于是他们建起1.1万多亩的标准化板栗种植基地,涉及农户3770户,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由于当地海拔较高,常年云雾缭绕,高云为板栗取名为“云栗”,即云端上的好板栗。
如何让云栗走出大山?高云想到“有路就有加油站”的中国石化加油站门店,要是能与当地加油站合作,板栗将不愁销路。
他主动找到昭通石油负责人,洽谈合作意向。一听是扶贫产品,昭通石油马上派人前往镇雄滇龙生态科技有限企业走访调研。他们了解到该企业采取一体化的全产业经营模式,致力打造安全、环保、无污染的有机生态农产品。于是,决定与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借助网点优势,昭通石油全力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云栗出滇。他们通过网络直播带货、设立易捷扶贫专柜、食堂批量采购等方式拉动消费,为云栗打开市场。
“感谢党的好政策和中国石化的帮扶,我生活的底气更足了。”张孟松提起自己的新工作就来精神,“我负责统筹2个片区、上千亩板栗的除虫、除草及修枝工作,年收入近3万元,去年家里还装了自来水管,现在吃穿不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