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敏清 通讯员申晓黎报道:广州石化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原油码头在原油接收、储存、输送等方面精打细算,持续优化。4月份原油码头实现零事故,油轮滞期远低于控制指标;吨油能耗、途耗、储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均优于控制指标。
4月底,原油码头马鞭洲首站7个罐须进行抽低位操作,每个罐抽低位用时近4小时。按正常的抽低位方式,罐容周转时间长,无法完成后续油轮的一离一靠操作。原油码头调度长段少阳通过研究输送流程,建议采取旁接带罐抽低位输油的优化方式。该建议实施后,节省抽低位用时近20小时,确保了后续油轮一离一靠操作,节省油轮滞期费100多万元。
由于高硫油与低硫油黏度差异大,输油速度偏差达200立方米/小时,如果按照同一速度排产,容易导致实际输油情况与计划偏差大。他们通过优化加压泵站机泵运行时间,控制输油速度。4月份优化4次,减少中间机泵运行时间80小时,节约电费9万元。
生产船用燃料油对原油品质要求极高,不同批次的船燃原料油密度不同,输送时会产生混油段。原油码头根据每一批次船燃原料油的输油速度、密度等数据,准确计算出每一批船燃原料油在长输管道产生的混油段,并测算到达罐区的时间,进行混油段切除,确保船燃原料油质量受控。4月份,累计输送船燃原料油14次,每次都做到精准无误。
“优化就是要精打细算,大家调度多思考一分钟,就有可能少启一台泵、油轮少滞期一天、安全生产多一重保障。”段少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