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浙江石油审计工作结合攻坚创效中心任务,聚焦重点单位,深入基层一线,着力发现业务经营效益短板,针对管理薄弱环节开展专项审计,提出7大类38个问题、24条审计意见及建议,挖掘企业拓市创效潜能,助力攻坚创效。
省企业审计部牵头抽调各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紧盯分企业攻坚创效任务和重点工作,对全省各地市企业网点发展能力、业务经营能力、综合盈利能力等指标进行对标分析,挖掘各业务板块存在的短板及潜力。网络发展方面,分析地市企业网点占有率、零售市场占有率变化;直分销业务方面,分析经营量、考核差价完成情况;零售业务方面,分析综合持卡比率、洗车机提枪转化率等指标;非油品业务方面,分析考核利润、毛利率增长、重点商品销售占比、油非互促投入产出情况;天然气业务方面,考核差价、人均劳效等指标。
针对数据分析发现的问题,他们深入基层开展访谈调查。此次审计对11座加油站、10座便利店和1座油库进行调查,对分企业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分企业经理、站长、开票点负责人及一线员工等不同层面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对客户需求和业务经营中存在的终端客户开拓力度不足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针对性建议。
省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将审计报告发送给省、市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和省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人事部门对分企业相关领导进行约谈,对整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在全企业工作会议上专门布置整改工作。
分企业经理室先后3次组织召开整改专题会议,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问题成因,强化责任落实,采取有效措施,高效率、高质量全面落实整改。通过此项审计,督促分企业直面困境和工作短板,外拓市场、内挖潜力,提升攻坚创效水平。8~11月,分企业主要效益指标得到提升。直分销业务方面,调整考核办法,引导稳定和新发展客户,加强客户走访和终端客户挖掘,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做好欠款客户业务拓展;零售业务方面,加快洗车机建设,发挥洗车设施对油品销售的促进作用;非油品业务方面,调整考核导向,强化工作落实,基础品类销售额、价差完成率、客户进店转化率等经营指标明显提升。(段 芳)